CCL-18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達
“上海酶聯(lián)文獻”【摘要】 目的 比較分析趨化因子配體 -18(CCL-18) 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( 慢阻肺 ) 患者治療前后的表達水平變化情況 , 為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和臨床療效評價提供依據(jù)。方法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住院病例 80 例為 A 組 , 穩(wěn)定期慢阻肺病例 80 例為 B 組 , 健康對照 60 例為 C 組 , A 組患者于入院后 24 h, 治療后 3、6、9 和 12 d 取血樣檢測;B 組患者于病情穩(wěn)定后 24 h 取血樣檢測;C 組于體檢時取血樣 , 采用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法測定 CCL-18 和白細胞介素 -6(IL-6) 值。結果 A 組入院后 24 h, A 組 CCL-18和 IL-6 顯著高于 B、C 組 (P<0.01), B 組顯著高于 C 組 (P<0.01)。隨著治療的進行 , A 組患者 CCL-18和 FEV1% 預計值逐漸下降 , 以 CCL-18 為自變量 , 以 FEV1% 預計值為因變量進行一元回歸分析 , 證實兩種變量間存在負相關:r=-0.991, Y=126.599-9.714X(P<0.01)。結論 CCL-18 在慢阻肺患者中呈高表達 ,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 , CCL-18 表達增高 , 且其表達與患者肺功能呈負相關性。
表 1 三組 CCL-18 和 IL-6 水平比較 ( -x±s)
組別 |
例數(shù) |
CCL-18(ng/ml) |
IL-6(ng/L) |
A 組 |
80 |
8.2±0.8 |
11.8±1.3 |
B 組 |
80 |
5.7±0.8 |
9.6±1.5 |
C 組 |
60 |
3.4±0.3 |
8.5±1.2 |
F |
|
12.473 |
7.896 |
P |
|
<0.01 |
<0.01 |
注:三組比較 , P<0.01
表 2 ?A 組患者治療不同時間點的 CCL-18 與 FEV1% 預計值變化水平 ( -x±s)
指標 |
入院后 24 h |
治療后 3 d |
治療后 6 d |
治療后 9 d |
治療后 12 d |
CCL-18(ng/ml) |
8.2±0.8 |
7.1±0.5 |
6.3±0.7 |
5.9±0.7 |
5.7±0.8 |
FEV1% 預計值 (%) |
47.9±9.6 |
56.6±8.2 |
63.8±7.3 |
69.4±7.8 |
72.8±7.6 |
早期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 , CCL-18 在肺內呈現(xiàn)持續(xù)的高表達 , 而在淋巴組織、胸腺、闌尾等組織中則呈低表達。近些年來 , 我國臨床逐漸出現(xiàn)肺部疾病的 CCL-18 表達的相關研究 , 劉桂桃等[14]通過動物實驗證實了 CCL-18 參與肺纖維化的發(fā)生過程;王健等[15]的臨床報道證實了 CCL-18 在過敏性哮喘急性發(fā)作期中的高表達特征。